Member-only story
ASU MSBA | 後悔沒做與慶幸有做的事情
定期更新文章:) 記得追蹤與歡迎分享!
畢業後,我給自己一週的假期好好的休息好好的放鬆,那段時間除了追劇睡覺之外,就是在不斷思考我未來的文章方向,所以想說趁記憶猶新把一些想法趕緊寫下來分享!
為什麼想要寫這篇文章?
我終於順利地畢業了也幸運地找到工作,在想除了ASU MSBA的課程回顧外我還可以分享什麼呢,再加上最近的我總是想起那段找工作很充實的日子,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在慢慢地進步,那時候每天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面試資料跟複習考題,上課前都是在Team Room待著修改履歷、複習統計或SQL,下課後也是毫不猶豫地往Team Room跑,每天都有基本找工作的To Do List要完成,但在準備的期間我總是有「假如我提早開始準備就好了」或者是「好險我很早就開始這樣做」的念頭,再加上想起之前有人問我如果可以重新當一次MSBA的學生,你有什麼事情你會事先準備呢?所以如果可以提早告訴正在準備的你們一些方向跟建議,那或許可以幫你們省下不少時間,少走一些冤望路,那就話不多說趕緊進入正題!
後悔沒做的事情
1. 學習Data Science領域需要專精的程式語言
之前大學的時候有學過一些基礎的程式語言,像是HTML、CSS、PHP與Java等,但這些並不是Data Science領域需要專精的,所以剛開始上課的時候,我花比別人多的時間,而且我還自費購買了DataCamp一年的會員幫助我快速學習吸收,為的就是彌補之前我沒有好好學習這些工具。
如果可以重來,我會選一個語言R、Python或是兩個都開始練,網路上有很多資源,也有很多架構完整簡單明瞭的網課可以學習,像是DataCamp、Coursera或Udemy,按部就班的上課,慢慢了解程式的邏輯,培養不會害怕他們的勇氣,如果未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商業分析師或資料科學家,那我們就沒有資格不去好好學習了吧!
2. 建立專屬自己的作品集
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商業分析師或資料科學家,過程中你一定會做出許多不同的專案,從一開始了解專案問題與使用者需求,設立績效衡量指標,接著收集資料並且進行探索式資料分析,到最後建模分析預測部署,有機會提早走過完整的專案流程,對未來工作上手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,因此我們要打造自己的作品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但絕對不是一件難事。
如果可以重來,我會提早構想專屬我自己的作品集,提早構思該把我的作品集放在哪些平台,第一次接觸到作品集這個概念是MSBA課程開始的時候,我朋友為了督促我讓我了解作品集的概念,進而督促我開始建立自己的專案,但那時候為了兼顧課業,還要完成自己的作品集,真的是蠟燭兩頭燒,但現在我非常的感謝,要不然我可能不會進步的那麼快,也不會讓這麼多人看到我,我後來選擇Medium分享我的文章與專案架構,然後我把我的程式碼和資料…